<
    沈长淮并无要事,信中只写了寥寥几语,皆是劝诫。

    其中有一句话,叫沈长泽颇为震触。

    男儿志在天下,兄长若想叫姜姑娘高看几分,便该振作起来,做出一番功勋伟业。

    喉间滚了滚,沈长泽捏紧手中信纸,起身抱起桌上酒坛,狠灌了一口后走到屋外,重重将酒坛砸下楼。

    第171章 赏月

    八月初一开始,璟王府上下都忙开了。

    除了当年开府宴请过一次,璟王府再未办过旁的宴会,府中已有多年没这般热闹,兴师动众了。

    管家管事各司其职,带领府中下人,将前庭后院,房顶屋内,从里到外由上至下,全都打扫修葺一新。

    就连府中养着捕鼠的一窝猫,都挨个被抓着洗了澡。

    八月十五,中秋佳宴。

    皇帝龙心大悦,让后宫嫔妃和文武百官都出席参宴,还在御花园设了游园赏月会,一直热闹到月上枝头才散宴。

    郁峥离宫后坐上马车,却并没有回王府,而是往姜宅而去。

    经过崇明主街时,听到车外喧嚣不断,郁峥撩起车帘一角往外瞧。

    与平日不同,今日的大街灯火通明,到此时仍旧热闹非凡。百姓们手中提着各色花灯,三三两两的结伴猜谜,或一家人出行逛着街边摊铺,欢声笑语一片。

    郁峥很喜欢这种场景,百姓脸上的笑容,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最好证明。

    国安家才安。

    马车驶过喧闹大街,拐进姜宅附近的僻街,四周陡然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约摸过了盏茶时间,马车缓缓停下,追云打开车门。

    “主子,到了。”

    郁峥钻出车门下车,抬步往敞开的大门走。

    追云逐风跟在他身后,一人拎着一只食盒,一人提着一只花灯。

    门房下人殷勤带路:“王爷请随小的来,姑娘他们在花园赏月。”

    明月当空,银辉铺地。

    郁峥踏着月光到花园时,姜舒几人正在玩蒙眼抓人的游戏。

    嗯,刚好轮到姜舒抓人。

    见到郁峥,姜宁灵机一动,冲檀玉几人作了个噤声手势,让她们悄悄退到边上。

    “阿弟,你们在哪儿呢?怎么没声音了?”蒙着眼的姜舒,竖起耳朵听着周围动静,双臂张开四下搜寻。

    “阿姐,我在这儿呢。”姜宁边喊边往郁峥的方向挪。

    姜舒循声追过去,直直撞进了郁峥怀里。

    玲珑俏鼻撞到郁峥紧实胸膛上,疼的姜舒有些发懵,郁峥也低低闷哼了一声,下意识伸出长臂环住姜舒腰身,以防她跌倒。

    察觉到不对,姜舒脑中一激灵,赶忙扯下蒙眼绸帕,抬眸一瞧。

    杏眸对上墨眸,姜舒又惊又喜。

    “你什么时候来的?”

    郁峥抬手替她理了理脸上碎发,缓声道:“刚到就被你抓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咦!”姜宁听不下去了,走去桌旁喝茶解酸。

    郁峥牵起姜舒的手,跟着过去同姜父姜母打招呼。

    “王爷。”姜母起身见礼。

    郁峥虽不日就要成为他们女婿,然身份实在过于尊贵,不论何时他们都得见礼。

    “不必多礼。”郁峥同姜舒坐下,追云将食盒放到桌上打开,端出里面的东西。

    是几样宫中点心,以及一碟挑好的蟹肉。

    姜舒看的杏眸一亮,接过郁峥递来的小银勺舀了往嘴里送。

    “我也要吃。”姜宁拿喝甜汤的白瓷勺,狠挖了一大勺。

    姜家晚饭桌上也有螃蟹,姐弟也吃过,但谁能拒绝一碟挑好的蟹肉呢?

    姜宁倒也不是嘴馋,就是故意报复上次郁峥吃他剥的虾。

    郁峥扫了姜宁一眼,将姜宁写在脸上的心思尽收眼底。

    这碟蟹肉,是郁峥在宫宴上,一只一只,一点一点亲手挑的。他足挑了五只,才得这么一碟。

    好在姜宁知晓分寸,没有再挖了第二勺。

    “这是宫中御厨做的点心和月团。”郁峥将几碟点心放到桌子中间,让姜父他们品尝。

    姜宁一听来了兴致,好奇宫中御厨做的点心究竟有何不同。

    姜父姜母也未尝过宫食物,都拿了一块尝起来。

    “嗯,真好吃,比九香斋的还好吃。”姜宁吃完一块赞不绝口,将手伸向另一种。

    姜父姜母也赞:“确实美味,宫中之物果然不凡。”

    姜舒吃着碟中蟹肉,眸光却盯着桌上点心,纳闷到底有多好吃,才叫他们连声称赞。

    终于吃完最后一口蟹肉,姜舒放下空碟拿了糕点品尝。

    龙须酥,宫廷桃酥,月团。

    姜舒挨个尝了个遍,觉得月团有些甜腻,龙须酥入口既化,桃酥香脆化渣。说不出哪里不同,但就是比宫外的点心好吃几分。

    难怪都说天下好物皆在皇宫,看来此言不虚。

    姜父姜母一样尝了一块,同郁峥说了几句话,借口乏了回屋休息,想留点时间让姜舒同郁峥独处。

    可偏偏姜宁不识趣儿,铁了心赖着不走,说要同他们一起赏月。

    “三个人更热闹,对吧?”姜宁假装征求郁峥意见。

    郁峥墨眸凝了凝,违心点头。

    没关系,他再忍两个月,便日日都能同姜舒独处了。

    如此想着,心中郁结顿消。郁峥挥手,逐风呈上提了许久的花灯。

    “你做的?”姜舒接过郁峥递来的兔子花灯,左瞧右看喜欢的紧。

    郁峥清咳一声:“不是,宫中匠人做的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郁峥又道:“你若喜欢,明年我们可以一起做。”

    明年,他们便能一起过中秋,一同入宫参宴了。

    日同食,夜同寝。

    轻轻咀嚼着这六个字,郁峥心中生出胜蜜甜意,期待不已。

    姜舒姜宁不知郁峥心中所想,两人凑在一起研究花灯。

    “宫里的花灯难道也跟宫外的不一样?”

    姜宁上手将花灯摸索个遍,不知碰到了何处,兔身一侧出现了嫦娥奔月的剪影,另一侧则出现了月宫剪影。

    “咦,真不一样。”姜宁很是惊奇。

    姜舒也觉着新奇,招呼楮玉檀玉上前来瞧。

    郁峥有些意外,早知他们喜欢花灯,他便从宫里多拿几只了,不过顺手的事儿。

    郁峥静坐良久,姜宁终于玩够了花灯,打着哈欠走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赏吧,我明日还要去学堂。”

    姜宁走后,楮玉拉着檀玉也退远了些。

    此时圆月如盘,银辉愈盛,照的园中明亮幽静,微风轻拂树叶发出沙沙声,似在奏乐。

    坐了许久,两人起身沿着园中小径漫步,边走边轻声说话。

    忽然姜舒想起什么,回身叫来檀玉耳语了两句。

    檀玉听后瞧了一眼追云,匆匆回了舒桐院。

    很快,檀玉小跑着回来了,轻唤姜舒到一旁,将拿来的东西悄悄塞到姜舒手里。

    郁峥墨眸微拧,不解她们在做什么。

    第172章 香囊

    待姜舒回来,郁峥望着不远处的屋顶问她:“可想站高点赏月?”

    姜舒顺着郁峥的视线看去,略微思索后道:“想。”

    两人走到房屋前,郁峥长臂一伸,箍紧姜舒纤细腰肢,带着她纵身飞上屋顶。

    姜舒不会武功,落地时有些站不稳,生怕摔下去,紧紧的抓着郁峥。

    “别怕。”郁峥牵着她的手,带着她走向最高的屋脊处。

    高处不胜寒,姜舒感觉所有的夜风都吹到了他们身上。

    可高处视野辽阔,不仅能更好的赏月,也能俯瞰整个花园景色。

    两人仰头望着天上明月,只觉满心愉悦欢喜。

    年年岁岁月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

    重要的从来都不是景色,而是一起赏景的人。

    瞧了一会儿,姜舒捏紧手中之物,紧张的送到郁峥面前。

    “给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