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8n3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嫡长子 > 大明嫡长子 第549节
    再说了,蓟州如此,之后大同、宣府也如此,各个都有这等实力,难免有不稳之忧。

    朱厚照不会一味坚持己见,也是要看情况,关键他以后的主要依靠不是蓟州兵马,所以给一个便于他们操作的政策也没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但他对杨尚义有些不满意。

    于是后面缀了句,“传旨给杨尚义时要和他说清楚,他是领兵数十年的将领,最懂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。这三个甲级卫一万八千人马,要是还练不成一支虎贲之师,朕可就没有客气话给他了!”

    两万兵还带不好,那特么就不要带了!

    皇帝这句难听的话没讲出口,其实意思就是这个意思。

    阁老们明白圣意。

    蓟州最终的结局,就是三点。

    第一,军屯要清理到位,这毋庸置疑。

    第二,借此机会整顿蓟州各卫所,其中之关键就在于这三个甲级卫,剩余的,说实话蓟州多处城池、关隘都需要守军,屯田也需要屯军,这部分将就就行,一旦分为乙、丙两等,军饷就会下一个台阶,国库的压力也小,如此才能细水长流。

    至于这第三点,也是一个总的,就是由乱到治,突出一个稳字。

    内阁回去以后,杨一清亲自执笔拟旨,拟完了以后他送呈朱厚照阅。

    这是老政治家,在考虑事情方面比朱厚照这种没实操的可能还更加全面,所以看完以后皇帝如往常一样满意,“如此可称妥当,用印,颁给杨尚义吧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遵旨。”

    “杨阁老,还有一桩事。”

    “王守仁此次回京,还带了两卫朔方军,人不多,不过当时是考虑若是何处不稳,可以令其随时出动。这一万人到了京师以后,如何安顿还需杨阁老仔细考虑、妥善安排,且其中有骑兵,精豆也要准备的。”

    杨一清领兵多年,哪里还想不到这些,他点头称是,“臣年前就接到奏报,知道王伯安要入京,一应准备都已开始了,请陛下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朱厚照伸了伸懒腰。

    有几个得力内阁阁老还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杨一清文官、武官都当过,打过仗、治过民,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    “有杨阁老在,朕可以少操心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为君分忧,乃为臣之责。”

    “今年没有科举,主要的就是三月份的大朝会。安稳了两年,今年事情明显多了,杨阁老怕是又得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杨一清执礼,一切已尽在不言中。

    这种时期对于无能之人那是折磨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杨一清来说,则是他干大事的时候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朔方镇是一路骑兵一路步卒,分散有序前进,行军月余才过了紫荆关,抵达京师脚下。

    这里没什么无旨大军不得入城的阻碍,因为圣旨早已催促王守仁加快行军,不得拖延。

    正德五年,正月十八日,元宵之后,节日气氛逐渐散去,朔方大部兵马入城,王守仁入宫面圣,片刻都未曾耽搁。

    他着急,除了是因为圣旨,还因为另一件事。

    朱厚照见到这一位是开心的,锦衣卫禀报的事情语焉不详,但似乎又确实存在问题,现在王守仁回来了,在他看来不管什么问题已经解决一半了。

    本来他还想寒暄两句,哪知道王守仁到严肃的很,“陛下!臣有要事相奏!”

    “什么要事?”

    “臣请陛下召见一人。”

    朱厚照没有拒绝,王守仁往后看了看,随后就是一个小内侍带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走了进来,此人头戴方巾,身穿淡蓝衫,留着‘一’字胡须,四十出头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微臣山西提学严毕云,参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朱厚照不认识这官员,但还是知道提学是干什么的,这某种意义上也是地方上的监察官员,“伯安,山西提学怎么叫你给带来了?”

    “皇上,此事便由臣来回答吧。臣原是弘治十二年二甲进士,十年前就曾听闻王守仁之名。此次也是知道皇上圣旨召其回京,因而在路上等候。”

    “你等他?为何?”

    “为了保住一条老命,好向皇上揭露一桩谋逆案!”

    朱厚照先前听毛语文提过,所以是有心理准备的,他喝退想要来上茶的内侍,认真道:“起来说话。伯安,你也平身。”

    严毕云哪敢起身,他不仅不起身,还在地板上重重磕了下头,“陛下,臣要参奏山西都指挥使田则暗中勾连平阳卫、汾州卫、潞州卫等密谋起事!”

    “可有证据?”

    “臣还没有证据,臣是听到的,没有一字半句在臣手中。”

    王守仁拱手,“陛下,臣知严提学品性,愿为其作保,若非确有其事,他也绝不敢在御前口出狂言!”

    “那你在哪里听到的?”

    “都指挥使司!”严毕云说得很坚定,“臣是受邀前往,参加宴席,过程之中内急出门,结果迷了路,无意之中听到这密室之谋!”

    “你提到了潞州卫,是沈王吗?”

    第一代沈王是朱元璋第二十一子,洪武二十四年受封沈王,就藩沈阳,永乐六年,朱棣将其迁藩至山西潞州。

    这个潞州在山西的东南部,大概就是今天长治市的位置,离最北边大同的代王那还远着呢。

    “依照臣听到的,他们并非以沈王为首,但是要以沈王之名为名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朱厚照忽然明白过来了。

    为什么锦衣卫打听的消息没有打听到点子上,听到有风声,却不知风从何处来。

    原来是搞错了重点。

    还是原先宁夏安化王造反之事,使得锦衣卫的注意力被各个藩王给吸引过去了,另外就是本来明朝防藩王就是老传统了。

    朱厚照略作思考之后又问:“可到现在为止,还没有一封山西的奏疏跟朕禀报此事,哪怕风闻奏事的都没有,这些人竟能将山西控制的滴水不漏嘛?你还听到了什么,都一一说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严毕云深吸了口气,“按照臣当时听到的,他们是想利用两个乱,一个是清理军屯的边镇之乱,一个是反叛之案而引起的朝堂之乱,双乱之中,他们趁乱起事,再联合其余各处乱军。至于陛下说山西一点动静也没有,臣与伯安也探讨过,或许是朝廷平蓟州之乱的雷霆之势令他们有些忌惮,所以他们暂时沉寂,准备先等朝堂之乱。”

    “朝堂,并没有要乱的迹象,更没有反叛之案。再说谁要反叛?”

    严毕云眼睛射出一道精光,“陛下,请恕臣直言冒犯之罪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清理军屯,边镇都有动乱之象。这个时候,陛下可能会怀疑任何一个人有反叛之可能。”

    这是要利用天子的疑心了,有点水平。

    朱厚照目色开始不一样了,这帮人似乎比安化王要能耐一些。

    王守仁也说道:“此时是军屯清理最为关键的时候,万一京师掀起大案,牵连甚广,致使人心惶惶,必会使边镇不稳,到时候朝廷就会进退维谷。这份用心,确实歹毒。”

    第五百九十六章 应对之策

    哒,哒,哒。

    皇帝的脚步声一直回响于乾清宫。

    王守仁和严毕云都保持沉默,他们不敢打断皇帝的思考。

    多年以来,朱厚照一直都很注意地方官员的任用,巡抚山西的官员自然就在其中,这个职位在宣德五年始设,还有一任名臣——于谦。

    正德三年,朱厚照仔细斟酌以后,他选择了右副都御史王璟巡抚山西。

    王璟,字廷采,山东人士,成化八年进士,到现在也是三朝老臣了,过了年就是六十四。

    历史上,这个人活了八十七岁,一直到嘉靖年间才病故,且明史对其评价很高,其一生多次担任负责盐务、田赋、科考以及吏部官员考核这些肥缺,但最后还是能得为官清廉四字,便是因其从来都是两袖清风,务实强干。

    弘治十四年,当时的弘治皇帝命他巡视两浙盐务,恰逢浙东水灾,又命他兼赈灾事宜,王璟措施得力,有条有理,展现了不俗的管理能力。

    弘治十七年,当时已经是朱厚照监国了,他考虑王璟从未有过在京任职经历,主要是不够‘心腹’,所以调其任右副都御史,这样放在身边,多有召见。

    直至正德三年,外放巡抚这样的高官。

    巡抚在明朝秩从二品,朱元璋对于一品官是很吝啬的,所以没有血脉之力、普通人能当到从二品,那真的要到触摸到天花板了。

    而且品级只是一方面,另外还要看权力。

    身为一省巡抚,必定受皇帝信任,平时奏疏往来也不少。都和皇上交流了,这岂是一般人。换到后世,好些人连镇党高官都见不到。

    其实这个人朱厚照还是了解的,他有正气,轻易不屈。山西哪怕出这样的事,也绝对不会和他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此外,王守仁和严毕云说的蓟州强力弹压按住了反贼几分冲动,也有些道理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这个时候山西明面上还是稳着的,王璟仍然是布政使、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的上级。

    这等事,虽然严毕云没有证据,不过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

    “这样办吧……”

    皇帝开口,

    王、严二人都严肃以对。

    “朝廷下一道旨意去山西,宣山西都指挥使田则进京。”

    这是个阳谋。

    接到这旨意,来与不来他都很难受。

    除非,

    王守仁想到了,“若是其称病拖延呢?”

    严毕云:“还有,微臣此时并没有证据,朝廷一旦打草惊蛇,这些反贼仍有可能继续藏匿!反而不好处置!”

    朱厚照却不担心,“他们想利用朕的疑心,朕也要利用他的疑心。称病?就是抬也要将其抬来,且仅仅宣召一个都指挥使当然还不够,朕会谕令山西巡抚王璟,一旦田则奉旨入京,立马将潞州卫、汾州卫、平阳卫的指挥使、千户、百户全部调动开。如此莫名其妙的突然调动,他们会做何想?”

    “事已败露。”王守仁脱口而出,“但田则已在路途中,他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是真的密谋起事,他一定不敢来的。”朱厚照笃定道。

    严毕云知道自己那日听到了什么,他很确信,“陛下,朝廷也应早做准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