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8n3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家父汉高祖 > 第764章 愿拜为义父
    “大王。”

    农家的董安国跪坐在了刘赐的面前,说起来,他的神色也有些纠结。

    他在栾布麾下干的好好的,没想到忽然被太子叫过来,说是要将他举荐给这位夏王。

    而对夏王的名声,他是早有耳闻的。

    董安国是个老实本分的人,这些年里勤勤恳恳,安心做事,从来没有参与任何的学派争端,甚至都不曾得罪任何人,栾布对他非常的看重。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做错了什么,需要被举荐给夏王。

    明明我没有得罪任何人。

    刘赐也是狐疑的看着面前这位身材略微臃肿的人,他看起来并不高大,脸上都带着肉,肉乎乎的模样,皮肤黝黑粗糙,什么看也不像是什么贤才啊,在大汉这个看脸的时代,一般只有好看的才能被称为贤才,模样不过关的很难混出头来。

    刘赐并不曾听说过这位的名声,甚至对农家这个学派了解的都不多。

    只听到这个学派当初跟秦国关系很好,在大汉已经不受待见,逐渐没落,如今更是连墨家都比不上,成为了诸多无名学派之一。

    而刘安对董安国却很客气,他笑呵呵的坐在一旁,指着面前的弟子,说道:“今日将君叫来,就是想让您看看我这位不成器的弟弟,我这些年看着农家的发展,心里其实也有很大的担忧,在阿父的治下,百家都在逐步强盛,阿父重农,这本该是农家趁机崛起的机会,可是直到现在,农家的发展也算不上太快,我心里对此很是担忧啊。”

    董安国急忙说道:“多谢殿下的关心,农家不求功名,对目前的局面也说不上有什么不满的…”

    “安于现状,如何能让你们学派的思想传遍天下呢?”

    “像公羊学派这样的后起之秀都已经崛起,农家却止步不前,这大概是农家先贤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吧。”

    刘安说着,随即又大声的说道:“可现在,农家的机会便是已经到来了!”

    董安国一愣,又看了一眼刘赐,看到对方也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模样,问道:“殿下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“机会就在我这位弟弟的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天下人都对塞外有种误解,认为那里是不适合耕作的,是一片荒漠,这里只适合游牧,却不能耕作…然而,我派人去探查过塞外的情况,也曾跟当地的国相傅清聊过这件事,我发现了一个问题…塞外的土地,其实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不堪,在燕国外的土地,很是肥沃,当地的胡人压根就不懂得什么高深的耕作技术,只是随便一埋,就能获得不少的作物…而在夏国的漠南郡等地,更是有着大片的良田,规模极大,不弱于朔方等地,只是因为当地的百姓不懂得耕作,故而被留到了现在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农家能前往这些地方,教导当地的百姓,让他们学会先进的耕作技术,开发这些良田,这是多大的功劳呢?这里如今是大汉最为贫瘠的地区,若是能在这里奉行农家的主张,将那荒地变成万顷良田,农家的名望,定然是没有什么学派能比的,而最重要的是,众人谈起对夏国的教化,大多是局限在那些高深的文章上。”

    “公羊学派就企图教会他们圣人的道理,可是我个人觉得,教化未必就是要以这些高深的文章,以农桑知识来教化,难道不比那些文章更有用吗?”

    “而且夏国目前是最薄弱的时候,没有学派主动前往,国相麾下没有什么贤才,百姓们不懂得什么文字言语,百废待兴,农家本身是缺乏竞争力的,若是去了夏国,也不必担心抢不过其他学派,农家未必不能成为当地的主流学派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有一点,我听闻,农家正在积极的将畜牧纳入本身的主张,讲究农牧结合,鼓励多养家畜,夏国难道不是实现这类主张最好的去处吗?”

    “从天下大势来说,夏国上下都是胡人,这些人对大汉没有什么认同,他们都是以游牧为生,整日迁徙,很难治理,而庙堂对他们很是担心,生怕养虎为患,不愿意对他们补助太多,其实语言风俗都不是问题,大汉的语言极多,楚国人说话,长安人也听不懂,这些胡人本身没有文字和语言,过去都是说匈奴语,让他们改□压根不是问题,可最重要的,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,大汉没有办法修建城池,因为他们的定居点是不固定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若是农家在夏,倒不是说将所有牧民都变成农民,只要能开辟出一些良田来,像唐国那样,农牧结合,有了固定的定居点,再慢慢扩散,将整个郡县分布都明确下来,修建道路,有了真正的国家的规模,如此一来,无论是治理上,还是在归心上,都有着极大的好处,庙堂对夏国的忌惮也就不会那么的强烈,夏国就能真正的崛起,还能做到粮食的自产自用。”

    “而夏国意味着什么呢?夏国其实是大汉最重要的诸侯国了,因为夏国是没有疆域的!但凡长城之外的领地,都是夏国的!夏国甚至可以直接绕过西面三国抵达安息,而农家可以跟着他们一路前往,未断的扩大夏国的实控版图,总有一天,农家会成为整个天下最为显赫,最为重要的学派,夏国的发展,对大汉来说,至关重要,那些大汉的北军所不能轻易到达的地方,夏国的骑兵却可以杀个来回…”

    刘安越说越快,他也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着了,站起身来,开始指点江山。

    董安国听的目瞪口呆,刘赐更是如此,看向大哥的眼神里满是崇拜。

    “可见,无论是出自农家的发展,是您个人的探索,还是对天下百姓对未来的大汉,对夏国本身而言,农家前往夏国都是最正确的办法!!我认为,农家想要崛起,就不能不仰赖与夏国,而夏国想要崛起,就不能没有农家!!”

    刘安一番话说完,刘赐当即就死死拉住了董安国的手,眼里再也没有半点的轻视。

    “这位董君,哦,不,这位仲父…我方才对您有些轻视,请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,请您让农家来我夏国吧,什么位置我都给!!寡人都可以拜到你们农家麾下!!”

    听着刘赐这推心置腹的话,董安国脸色赤红,他深吸了一口气,回味着方才太子的言语。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这般重视,大王又如此礼遇,我怎么敢拒绝呢?”

    “请允许我回去向栾公请辞,明日我就启程前往夏国!!”

    刘安却笑着摇了摇头,“何必这么急呢?您且在家里休息几天,就是要去夏国,也不能是以白身啊,我会告知栾公,让您在夏国担任治粟史,由您来负责当地的农桑…往后这夏国,可就要托付与您了!”

    “不敢!”

    在董安国离开的时候,刘赐的眼里满是不舍。

    拉着他的手,又说了几句要拜见的话,这才让他辞别。

    而在董安国离开之后,很快又有一个人被带进了这里。

    而这个人也不陌生,正是墨家的陈陶。

    刘赐心里有些激动,他是认识陈陶的,并且知道这个人的本事,难道兄长还能将这个人也送到夏国去吗??

    而陈陶此刻的脸色,跟最初来这里的董安国差不多。

    都是苦着脸,不知为什么太子要将自己叫到这里来,跟夏王商谈什么大事。

    刘安还是老一套的话术先是跟陈陶聊起了墨家的发展,随即又说起了墨家的主张,最后直接将话题转移到了夏国。

    “在我看来,墨家想要实现自己的主张,是离不开夏国的,夏国是大汉最为贫瘠的地方,此处甚至不存在最简单的技术,冶炼技术低的可怕,没有了匈奴人,他们连铁制的箭都造不出来…而阿父曾说过,想要发展,技术才是最好用的…墨家的诸多技术,在夏国是能起到教化作用的,墨家这些年里发展不前,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墨家的学问并不好学,难度极大,而且贵族子弟也吃不了这个苦,可是在夏国,那可就是从头教起,更不存在害怕吃苦的可能…”

    “很多人都以为教化是教化什么圣人文章,是要将他们从游牧变成耕作,这算什么教化呢?真正的教化是要传授给他们真正的技术,让他们拥有跟大汉一般的技术,有了这样的技术,他们才能成为大汉的诸侯国,才能去做农,去治学,一切都是需要技术来支撑的。”

    “而从天下大势来说,夏国是大汉最重要的…”

    听刘安来劝说董安国的时候,刘赐还听的很是激动,心里恨不得现在就绑了几个农家人返回夏国,可是现在听到这与方才的话酷似的话术,刘赐都有些蒙了。

    大哥,这不对啊?

    刚才不是还说农桑才是教化的根本吗?现在怎么又成了技术??

    可陈陶听着他的话,却忍不住的再三点头。

    “墨家讲究的是兼爱非攻,这胡人是最好斗的,更别提什么兼爱了若是能带动他们,让他们放下彼此的厮杀,兼爱,大爱,不去攻打其他部族,这难道不是比治理夏国还要重要的事情吗?这难道不是夏国崛起所最需要的主张吗??”

    虽然感觉到有一点不对劲,可刘赐听着听着,再次开始激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大哥说的对啊!墨家的这些主张用来教化胡人是最合适的啊!!

    而且夏国不就是缺少这些技术吗?!

    要是能自己进行冶炼,有充足的工具和武器,自己还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呢?

    很快,刘赐又开始紧紧握住陈陶的手,只想让陈陶前往自己的夏国。

    陈陶无奈的说道:“殿下说的是很有道理,但是我自己在尚方,是走不开的,怕是无法前往夏国。”

    “您不能去没什么啊,您不是还有很多的弟子和同门吗?若是能找一批人前往夏国,我可以上书庙堂,封给他们官职,让他们在夏国负责研发和教导技术的事情,墨家可以在夏国执行自己的主张,无论是治政的,或者是技术上的…”

    “好,殿下都这么说了,我也不能拒绝,我明日就派遣人前往夏国!!”

    又说服了一个,刘安很是淡定的吃了一口茶。

    润了润自己的嗓子。

    刘赐眼里闪烁着精光,站在刘安的身边,正在咧嘴笑着,给他轻轻按摩身体。

    “大哥啊,您说的太对了!我夏国就是需要这些东西啊!我是真的,真的太感谢你了,大哥,往后有人欺负你,你就言语一声,我非剁了他!!!”

    “好了,先别急还有最后一个学派呢。”

    刘安看向了门口,只见又一个人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这人的年纪并不小,可刘赐却不认识他,眼里有些茫然,但是经历了先前的两次事情,他已经不敢轻视任何一个人了,急忙行礼拜见,那人很是恭敬的回了礼,随即坐在了刘安的面前,刘安笑呵呵的跟此人行礼拜见。

    “安啊,你不认识这位吧?此公唤作张恢,是法家的贤才,弟子有很多,钻研的是韩非子的学问…”

    “哦…张君!”

    “晁错就是他的弟子。”

    “张公!!”

    张恢笑着摇了摇头,“大王不必多礼,臣不过庸碌之人…”

    刘安却说道:“张公先前在唐国,最近我将他请回了长安,说起来,就是为了你夏国而准备的,张公啊,您大概也知道,夏国混乱无序,那里都是些蛮夷,不知道教化,不知道律法,上下政令不通…我的弟弟前来找我,询问我治理夏国的办法,我当时就想起了您,我个人觉得,只有法家的主张是能治理好夏国的,越是在这样混乱且残酷的地方,法家越是管用的,胡人不知教化,唯独律法能让他们得到改变!”

    “当然,我这个人的学问不深,对法家没有那么深的研究,按着您的想法来说,夏国能治吗?!”

    张恢顿时来了精神,“自然是能治的,夏国当以重典来治,殿下想的很对,韩非子的主张,所应对的就是夏国这样的情况啊!!”

    面对墨家和农家还需要去哄他们几句,可对法家,完全不用这样,只需要做出问策的模样来。

    这些法家就会对你说出自己全部的想法,最后还会请求前往夏国来贯彻自己的主张。

    这次的谈论大概是最顺利的,张恢根本就不犹豫,他认为这是刘安对自己的信任,当即就决定带着自己的弟子前往夏国,将法家的理论和主张传播到那里,用法家的学问来治理好夏国。

    刘安甚至都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开了个头而已。

    刘赐当然是来者不拒的,在对方表明心意之后,急忙起身,热烈欢迎法家进驻夏国。

    三人聊的很是欢快,远比农家和墨家还要欢快。

    刘安做出了总结,“法家的政令,能让地方变得井然有序,想要治理好夏国,就需要这样的学问,这是夏国最欠缺的,用严厉的制度来束缚那些胡人,才能让他们变成大汉的子民…其他学派讲教化,都是说一些表面上的事情,什么文治,农桑,技术之类的,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律法啊,律法乃是管教的最好手段…”

    这位也兴高采烈的离开了。

    刘赐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“大哥,我一天之内就多了三个学派来助我…我真的是…”

    “四个。”

    刘安提醒道:“别忘了你自己的公羊儒家…其实吧,这是我很早就想过的,你要治理好夏国,需要工,需要农,需要法,需要文,这四个学派,就能支撑起你这四个方向,加上你本身在兵学,只要联络一批兵家的人,那就是五功俱全,夏国迟早都能发展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而最重要的是,他们彼此不合,这三个与公羊都有很大的恩怨,你就国之后,什么都不用做,只需要刺激他们,让他们彼此竞争,让他们去证明自己的学问和主张才是最好的,他们一旦开始争夺,那夏国就会一日千里,你只需要把握那个度,借用三派来对公羊,把持他们的矛盾,你就能看到麾下的官吏都开始豁出命来为你做事…夏国的发展就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比肩的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本来想在你就国的时候给你安排上这些,可是没有想到,你提前收复了公羊,那我就只能提前让其他学派跟随你。”

    “出去之后,你可以适当的表现出些不悦,就说是我因为对公羊的不满,特意安排了些学说来扶持你。”

    “明白了吗?”

    刘赐脸色通红,看向大哥的眼神里满是崇拜。

    “大哥!!我知道了!”

    “大哥,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…我…”

    “读书,多读书就好,平日里我总是要求你去读书,你以为是因为什么呢?读的书多了,你能明白的道理也就多了…况且,让学派走出长安,在各地扎根,对我将来的文治大策也是有利的。”

    刘赐再也忍不住了,他猛地拍了下手,“我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了…”

    “怎么,又想跟我结拜了?”

    “我哪里配与您结拜啊,要不是我阿父还在,我现在就拜你当义父了!!”

    “竖子!一天早晚胡说八道!”

    刘安在他脑门上拍了一下,随即说道:“滚出去忙你自己的!莫要耽误我的事!!”

    “唯!!!”